經久不衰的掌聲終于慢慢消退,“飛龍項目的試飛今天開了一個好頭,希望大家不驕不躁,繼續砥礪🏼🌶🌑前行!陳東風🌄😄⏸,你繼😛👅🐉續安排下面的試飛項目吧!”季校長微笑著說。
“感謝學校對飛龍項目的支持,感謝光機所和西電對飛龍的支持!飛😩龍的成功是大家共同的榮耀!”陳東風先對在場的人表示感謝,大家都微笑著點了點頭。
陳東風按下步話機的通話按鈕“昌宏、楊輝,冷卻10分鐘后,開始進行檢查。”接著陳東風對龔所長🚭🦎🦊和林院長說“龔所長、林院長麻煩也安排下檢測人員去幫忙💦🏂進行🍐🏿檢查,謝謝。”
龔所長和🔵⛏🏻林院長🐚自然從善如流,各自安排人員前去操場幫助檢查。
半個小時🙋💉后,步話機里傳來唐昌宏的聲音🍃👩💑“起落架結構正常、飛龍外形無明顯損傷。”
楊輝“發動機掛載點🎙🗨正常,風扇葉片無明顯損🐷🧠⚪傷、鷹擊-1外接啟動系統正常、👅🚱電池系統正常。”
楊韋“🕚🦈🕌飛控控制系統正常📿🛫✌無明顯損傷、各電控💽機構正常。”
李😵😣🥦宏“鷹眼防震臺結構正常、鷹眼無明顯損傷📢📍💱。♋💌🍟”
林院長的碩士學生李超義“通信系統功能正常,結構✔🚩👓無明顯損傷。”
陳東風聽完飛龍檢⏱🏹測結果后“大家辛苦,昌宏加注40l燃油,第二次試飛將在15分鐘后開始。”接著對楊光說“楊光老師,復制剛才的影像資料。”
“已經在做了。”楊光回答。由于djs-130的zpc🔏👶-201磁盤存儲器的容量不過200,也就是在拍攝頻率100💔次/秒的情況下的100秒影像,而配套的zdc-102磁帶存儲器的容量可以達到10g,存儲影像時間可以達到一個半小時。所以,楊光真正把磁盤中的數據備份到磁帶中,以方便他和陳東🕷💇💱風改進圖像處理算法。
陳東風看楊韋他們已經回來了,看了下墻上的鐘表📭🌆,對著步話機說“昌宏、楊輝3分鐘后開始第二次試飛。”
“明白。”
陳東風、楊光和楊韋在這3分鐘里做📸著最后的通信檢查,時間到了后,陳東風對步話機說“昌宏、楊輝,請🧖😭〰確認跑道,已經飛龍狀態。”
“跑道已經情況、飛🔗🚃🧛龍加注40l燃油,可以起飛!可以起飛!”步話機里傳來了楊輝的聲音。
“10秒🏘倒計時后開始起飛,⏭👼10、9、8、7🌝💅、6、5、4、3、2、1啟動。”
楊韋在陳🤨🏴東風發出啟動的命令后,按下了飛龍的啟動按鈕,又一次飛龍的lt-2開始選擇起來,點火后飛龍加速一飛沖天。
按照試飛計劃這次要把飛龍拉升到5000米的高空,一是堅持飛龍的飛行能力,🙅🥎👗二是檢測⛪飛龍的氣密性設計。
“飛行姿態正常,繼續拉升!”唐昌宏和楊輝觀察著🚅飛龍的拉🌠🐙升飛行🚉🍢。
“飛行高度5000米,楊韋,穩定飛行高度、進行圓周飛🤪行!”陳東風看著控制臺的高度達到5000米命令楊韋。
“昌宏、楊輝匯報飛龍狀態。”
“飛龍真正平穩的進行圓周飛行,飛行姿🛄🔔態正常!”唐昌🚚🙆⤴宏和楊輝匯報到。
“飛龍內部控溫系統正常,現在飛龍內部溫度為22-23攝氏度。”楊韋也匯報了下飛龍的內部溫度,要知道500🚤📑🚍0以💌🥡🔽上的高空,溫度下降30度左右,所以飛龍外部的溫度已經是0度以下了。
陳東風按下了鷹眼的攝像按鈕,幾乎同時,楊光和楊韋前面的屏幕上就🐍🚐👠傳出了鷹眼拍攝的影像。
第二次飛行時間在1個小時左右,依然是繞著西工大進行半徑500米左右的圓周飛行。季校長、黃院長、💪🐣🍥龔所長和林院長看了半個小時后,感覺沒有什么大問題后,就先后離開了,只留下了兩個幫忙檢測鷹眼和微波通信的🍇人員。
計算機的機房里,只剩下djs-130風扇呼啦啦的轉動聲🏉🚔音、顯示器上的模糊圖像以及不時傳來的紙帶機輸入命🤹🔄令的聲音。
“阿🤹🧝🦅韋,楊光老師,你們眼睛酸嗎?要不我來💗盯一會兒?”陳東風看著在盯著顯示器的兩人說。
“不用了,還有1😮🛳🦄0分鐘就要🤹降落了,沒事的。”楊韋倒是沒想麻煩人。
楊光也跟著說“你還是先休息吧,一會這么多影像🥐都要我們一張張進行分析。”
陳東風想想只得作罷,🌘第二次試飛后,飛龍的lt-2會進行一個小的保養以確認lt-2內部各零件的狀態,時間大約3-4個小時左右,這段時間陳東風就需要和楊光🌨🥞🌘一幀一幀的🔶🚾🚏分析圖像了。
下午包括接下來5天的試飛,陳東風他們的安排是早中晚各進行一次2-4個小時的試飛。主要就是測試飛龍的近似飛行包線和各個飛行動作。在反復測試后由楊韋把各個飛行動作的控制命令集成到一起,以方便操🔺作。按照飛行大綱,主要動作是起飛、💅降落、各個直徑的圓周飛行、爬升、下降、s型機動規避、橫滾、側飛等。
5月17日,周六、晴,風和日麗,萬里無云。
飛龍的第二十次試飛開始了,這次試飛是一個🚗很關鍵試飛節點——超視距飛行。
飛龍起飛后,高度拉升到5000🦐米后,直接進行半徑🍈🐬為5000米的圓周🆙🚀飛行。
此時楊輝和唐昌宏也是第一次在飛龍飛行的時候,進入到🌻📛💢計算機機房觀👥🤖⏬看飛龍的拍攝影🎰🐨像。
“這里是大雁塔?就這么一個點?”
“這個我知道,是芙蓉園!”
“這個我一看就知道是曲江池。”
楊輝和唐昌宏看到顯🏸🔚🐝示器上的圖片就開始推測地名,陳東風他們看著他們兩人分析的興致不減,倒也沒有打趣他們,因為這幾天他們也是這么過來的。顯示器上的圖像實在是看得🎀多了,看得想吐了,難免沒有唐昌宏和楊輝那么高昂的興致。
“飛行半徑🎗🚽🚉擴大到10公里。”陳東風在飛了2圈👜💗🐬半徑5🌋公里的圓后下令。
“通信信號正常。”楊光檢測通信質量后回答。
“飛行半徑擴大到20公里。”
“通信信號正常。”
“飛行半徑擴大到30公里。”
“通信信號正常。”
至于這個飛🎀🌒🎿行距離,到也是好近似計算,找準一個基準點(如西工大)后,調整飛行姿態,進行直飛,以飛龍現在200k/h的飛😃🏀行速度,飛行一個小時后轉彎就是半徑200k。
“你們來看看🐨,這🕗🕑🦗個山是不是驪山?”楊韋看著顯示器說到。
大家圍了上來,“我們是逆時針飛行,而且剛才直飛是研制東南方向飛行,那⛏這遇到的第一座30公里以內的山,就是驪山了,沒錯。”唐昌宏分析道。
楊光這個時候,把剛拍攝的驪山的圖片做了二次處理,眼尖的楊輝叫道“你們看,山上是不是有人?山下的人更多!這是什么🦋🏦,怎么有點像榴彈炮?”楊輝指著顯示器說。
“好像這個是帳篷?”唐昌宏補充說道。
楊韋好😇奇的把飛龍拉到2000米后,又盤旋😎🦐🍥了幾圈,想看個清楚。
看了一會🍬📮🚇后,陳東風確認這是有部隊在演習或者訓練,頓時感覺頭大,要知道我軍保密工作一直是強項,要是知道有人在天空偷窺🦏🐺🛋他們那還了得?
陳東風想到這連忙對楊韋說“快,快走,離開驪山,軍方在🚞演習。我們不能看”
圍著的眾人,這次嚇了一跳,軍隊鐵的紀律可不是鬧著玩的,🕯🚈🛶楊韋立即操作著飛龍離開了驪山范圍內,但是飛龍的速度和高度實在提升不了,也只得3-4分鐘才離開驪山范圍。